时间:2023-04-10 17:27:00 | 浏览:1568
为什么说买车,空间比性能更重要.mp35:46 来自备胎说车
买车的时候空间和性能,这2个指标基本上是逃不开的,车子坐起来挤不挤,开起来爽不爽,都是要考虑的。
但是对于我们国内的消费者来说,空间相比性能要实用的多了,选车的时候更偏重空间一点,性价比会更高。
首先就是车子空间大,实用价值更高,对我们买车的朋友来说,受益的对象也会更多。
公安部2018年有数据,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0.17辆。
翻译一下,大概每3个家庭里有1台车,家里有2、3台车的还是不多的。
所以说很多人的第1台车,其实也是家里面的第1台车,那就必须把家庭成员的因素全部都考虑进去了。
就好像你过年去菜场买菜一样的,你不能只买自己喜欢吃的吧?爸妈喜欢什么,亲朋好友喜欢什么,小朋友喜欢什么的,都要考虑到的,对吧?
空间更大的车子不仅驾驶位更宽敞,坐车的人也更舒服,后备箱也能装更多的东西,尤其有小孩的家庭,特别是2胎的,后排、后备箱都是需要更大的,所以空间很实用、很有意义。
但是对于性能来说的话,服务对象就比较单一了,一般就只有开的人能爽,对吧?
不管是副驾驶还是后排,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所谓驾驶乐趣这一说法的,反而会有负面影响,“你慢一点,慢一点。”对吧?
比如我们公司有个小伙伴,开车就是比较猛的,要坐他的车子,就算坐在后排也很紧张,不由自主地想要扣上安全带。
除了实用价值更高,空间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直观、也更有吸引力。
车子的空间,你坐在那边,不需要发动车子,你马上瞬间能感觉到多大,舒不舒服。对不对?很方便我们衡量、对比的。
我们去4S店看车,前排一坐,座椅一调,头部空间一动,到了后排,二郎腿看看能不能翘得起来,用手比一下膝盖,这个距离到底怎么样怎么样。
我们不是很多视频上都有看到的吗?心中就有数了,这个空间到底怎么样,是没问题的。
就是过年回家的时候后备箱能装东西,也是一目了然的。
对于性能这个东西,我们只有开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出来,不是说你看看数据,就能比出2台车子的好坏吧?
除了经常说的百公里加速,发动机有几个缸、几匹马力,车子性能还能体现在很多地方的。
变速箱的匹配、油门的响应、极限状态下的悬挂表现、轮胎的抓地力的表现,除了专业的赛车手,可能就只有汽车工程师才讲得清楚了。
对于我们普通朋友来说,这2台车性能上面的细节差距,我们是很难感受得出来的,对于我们平时的用车影响也没有那么的大。
说人话就是,性能这个词,太虚了,每个人都是有主观的理解的,标准也是相当模糊的。
这就好像在饭店吃饭一样的,一道菜上来好不好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口味重的觉得太淡,口味淡的又觉得这个口味太重了。
反过来讲,这个盘子有多大,这个菜量多不多,这大家都是看得见的,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争议的。
就是对于车子来讲,就叫空间大不大,很容易得出结论的,性能好不好、够不够用,两个人很容易吵起来。
空间大不大,我说大,你也大概会觉得大,我说不太够,你坐进去估计也是不太够,不太会有误会的,是很容易形成共识的。
有的朋友听到这里也会有反对意见,车子的性能也可以很直观的了,很有吸引力的,弹射起步、4出排气、V8引擎,「轰隆咕噜噜咕噜噜噜」,难道不真香吗?
这个超出今天讨论的家用车范围了,这都是性能车、改装车了,我们性能车也没有便宜的。
还是拿饭店打比方,你要菜非常好吃,每个人都还要很满意,也不是没有办法,花钱就对了。
米其林三星吃一顿,人均1、2000,「哦呦」,对不对?我们很多老百姓,没有人天天吃米其林三星的好不好?有些听都没有听过的,所以我们不讨论V8这些。
这种奔驰AMG A45冠军版,相比普通的A200、A45多了220匹马力和4驱系统,性能超强的价格直接翻了一倍。
同样59万,已经能买顶配宝马5系和奔驰E级了,我去看A级干什么呢?
所以说这些车子空间,也明显比A45大得多,销量也比A45大得多,性能上其实大家互相也都是够用的了。
另一方面,现在的排放法规越来越严,同样的车子,厂家也更优先于倾向保证空间、弱化发动机。
同样的发动机要满足更严格的排放,厂家就花大价钱升级,成本就上去了,涨价又不太现实,那么只能削减一些性能,来平衡一下成本,对吧?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宋健,他有个说法,排放标准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就会有所牺牲。
宝马为了满足国6标准,最新的乞丐版3系搭载的2.0T发动机,最大净功率115千瓦,也就是156匹马力。
这样的动力数据,比一些2.0自然吸气的发动机还要低的。
有意思,虽然马力越做越小,但是车子倒是越做越大了,新一代的轴距比上一代还要长了40mm。
即便是宝马这样算是主打运动的车企的也很清楚,动力是可以弱的,空间在中国绝对不能小。
今天分享的这个观点,不是说动力不重要,而是说我们买车的时候,就要开着感觉动力还行,性能基本符合要求就可以了。
与其纠结我比你多1匹马力,我比你多2匹马力,还不如实际地感受一下坐起来舒不舒服、靠着舒不舒服、头有没有顶到上面这个车顶,这个反而是更用得到的场景,更实用了。
当然了,很多朋友还真的是在乎动力的,基本的动力需求,或者说是踩一脚,超车就要上得去的那种感觉。
那么1辆车子有多少动力,我们才算叫做够用呢?超车的时候,多少动力才叫安全、OK呢?
动力强不强到底怎么看?马力?扭距?0到100公里加速?
1辆家用车多大的排量才算够用?
你看这么一大堆都和动力相关的,我给你整理了完完整整的一个清单,只要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动力」就可以了。
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你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花钱给自己买车是件开心事,但如果买车没避开我后面说的“3个坑”,有可能就会开心不起来了。忽视实际试驾买车第1个坑:就是把车当成普通消费品来买,忽视实际试驾。吉林大学杨秀丽的硕士论文,分享给你,《基于销售流程来提升一汽-大众客户满意度研究》,
为什么说买车,空间比性能更重要.mp35:46来自备胎说车买车的时候空间和性能,这2个指标基本上是逃不开的,车子坐起来挤不挤,开起来爽不爽,都是要考虑的。但是对于我们国内的消费者来说,空间相比性能要实用的多了,选车的时候更偏重空间一点,性价
由于年底了所以很多人都还是想要买车过年,之前喵哥也给大家列举过如果买车贷款需要注意的在合同格式条款里的一些坑,所以陆陆续续有朋友咨询喵哥,想让喵哥给大家算一下到底是贷款买车还是全款买车好,所以今天喵哥就来给大家算一笔账。这个算法其实是非常简
第1次去一家餐厅吃自助餐,我们一般是打开手机APP,看看大家推荐什么东西就拿什么了,结果总会拿到一些不合口味的。第2次去的时候基本上有数了,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不会为难我们自己的胃,对吧?买第1辆车和买第2辆车也是差不多这意思。百度和中国汽
买车注意事项 该怎么买车1、挑选合适车型刚拿到驾驶证且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需要练手,首先推荐二手车,当然买新车也可以,但价格不宜过高。就体积上而言体,尽量选两厢小车。排量及油耗方面,也尽量选择小排量车。2、汽车配置的选择仔细筛选实用配置,
近期,卫浴新国货品牌恒洁成功打造了首档综艺直播「这空间很中国」,知名辩手陈铭,脱口秀演员张骏、科普博主安森垚、知名科技博主Eva、家居达人鬼马真等高人气嘉宾强势助阵空降直播间,畅聊“中国式空间”,以跨界思维解密理想卫浴生活新场景。此次直播在
新华书店,是每座繁华城市均有的标配,是无数国人心中的精神坐标,也是时代记忆中的“中国式空间”的典型代表之一。9月,由家居新国货品牌恒洁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新华书店共同发起的【这空间很中国】公共空间改造升级项目首发站——重庆书城站隆重亮相。不
导语:又有洋品牌辱华,且是多次辱华?对洋品牌辱华、反华举动进行惩戒的法不严,对精神跪族枉顾民族尊严的谴责太浅,才是这些洋品牌屡次辱华的根本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法要从严,道德底线要拔高。内容来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原创
2020年7月8日,中国知名奶粉品牌中国飞鹤遭国际知名沽空机构Blue Orca做空,对飞鹤的收入、费用以及资本支出等方面发出质疑,并在做空报告中称中国飞鹤的估值为每股5.67港元。彼时中国飞鹤的股价尚处于上升通道,并在随后半年时间内升至最
瞒不住了!再穷也挡不住我入这几款眉笔!好用的眉笔都让我挖到了都是一个个认真做功课拿下的有需要的姐妹放心抄作业!#眉笔推荐#眉笔
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我国现在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买车可以说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寻常普通的事情。但是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家庭收入来确定,如果买了价格比较贵的车,超过了家庭承受能力,那么就可能会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截止到2020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2亿台,中国正式进入汽车大国。平均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汽车,有了私家车,日常出行都会更方便,有车还带来了哪些改变呢?还有一些家庭到现在也没有买车,有车和没车之间的差距
买车之前左右对比,本来只是想买个二手车先练手,看着看着就开始嫌弃二手车故障多,车况差。然后把目光放到了新车上,结果5万左右的车嫌弃配置低,10万左右的车嫌弃动力弱,15万左右的车嫌弃没面子。最后把目光放到了20万以上的车上,感觉一切都符合自
一 确定买车方式首先买车的时候,如果是普通的家用车,也不需要太多的流动资金,可以全款买车的,就尽量不要分期贷款买车,不仅仅是价格会贵一点,最主要是后期的手续方面也比较麻烦一点。买车的时候购置税、挂牌费、交强险、车船税是必须要交的,全款买车的
1、月收入买车对照表月薪多少买什么样的车,理论来讲月收入少于五千不建议买机动车月收入5000-8000适合5万左右的代步车月收入1万-1.5万适合15万左右的车月收入1.5万-2万适合20万左右的车超预算买车付款压力太大,并且后期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