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7:53:25 | 浏览:1666
第1次去一家餐厅吃自助餐,我们一般是打开手机APP,看看大家推荐什么东西就拿什么了,结果总会拿到一些不合口味的。
第2次去的时候基本上有数了,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不会为难我们自己的胃,对吧?买第1辆车和买第2辆车也是差不多这意思。
百度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发布了一个《2021年中国汽车换购人群洞察》。
它就对比了第1次和第2次买车的时候,用户关注点的区别或者变化,主要是3个方面,我们一个个来。
第1个,就是对汽车价格、品牌关注度的变化。
我们买第1台车,第1件事情,我要买个多少钱的车,都是关注价格的。最关心的就是价格,对吧?然后才是品牌。
之所以关心价格,主要还是因为对汽车的信息掌握可能没有那么的完全。
我们到那边去,也不知道餐厅好吃不好吃,对不对?反正菜单上写着一个198、一个298,是不是?
我们基本上要不先点个便宜的吃吃看,好的我想想298总比198好吃。如果198好吃的话,后面肯定没问题了,我就选个最便宜的198,人之常情,对吧?
吴凡在《现代营销(下旬刊)》上发了篇论文,《价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里面有这种解释:当消费者无法掌握商品价格、质量、性能的全部信息的时候,价格就会对购买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第1次买,不要说分不分得出排量、油耗、动力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没有这种指标,有些朋友都不一定知道的,那买的时候只能看价格了,对不对?
买第2台车的时候,品牌和价格就对调了一下,变成用户最关心的了。我们在第1台车子使用的过程中,慢慢的就会对品牌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的认知或者是概念。
东北大学张明的硕士论文《城市消费者家用轿车品牌偏好的研究》,上面讲到。
消费者在实际用车体验当中,会加强自身的品牌观念,在第2次买车的时候会更加理性,对品牌的关注度也会略高于第1次买车。
网上看新闻,某某某品牌的车子漏油、刹车失灵,下次买的时候,要不是没办法,一般不买这牌子吧,对不对?
有些牌子人家说质量真的非常好,网上口碑也是相当的不错,看了看的确也是有点毛病的,但这个毛病好像也都是小毛病。
人家雨刮用6个月的,它这个雨刮3个月就不能用了,好像还行,那这个牌子我要不考虑一下,对吧?
我们接着往下讲,除了价格和品牌的考虑次序有变化,买第2台车子时候,对车子各种各样的参数配置的关注度也是会有上升的。
买第1辆车子的时候,对车子本身的参数配置的关注是从上到下排到第5,前面4个是什么?第1是价格、第2是品牌、第3是口碑排行、第4是咨询网站。
换句话说,第1台车子买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看别人脸色,看别人意见的 。
和某宝买东西,先看买家秀、先看评论区,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用车环境和别人都不太一样的,是不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
别人的车子:“就该买个空间大的,哎,我家3胎,没有车子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只能买这个,绝对是最好的。”
自己副驾驶都还没人坐了,买那么大空间干什么,是不是?又不拉货做生意,而且油费还更高了,是不是?
或者听别人说:“哎呀,车子买那么大干什么呢?你买台小的刚刚合适,是不是?车子也非常好停,钱也比较便宜,样子也非常帅。”
“你看我买一台,我还推荐朋友,朋友也买了台,他也说很好,真的非常棒。”结果我家第2天,我的2胎出生了,要“死”了,带不出去了。
我双放手,像自行车一样,左手开个车,右手开个车,2台一块出去?没有这个故事了,对不对?反而不方便了。
所以说,到了买第2台车子的时候,用户对实际参数配置的关注度排到第4了,上升了1名,咨询网站下降了,到第5了。
也就是说,第1台车子的用车体验,让很多用车的朋友,自己大概是怎么个需求,有数了,买车的时候就更加理性了,不听别人吹,靠我们自己想了。
再讲到第3个区别,就是对汽车安全性的需求会明显增加。
湖南大学吴正婷的硕士论文,《基于消费者心理的汽车安全配置扩散研究》,上面讲到。
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需求可以分为基本安全需求、务实安全需求、全面安全需求和卓越安全需求这4种。
我们买第1台车的时候,考虑到的可能就是:「哎」,你车子多少个气囊?铁皮厚不厚?你看这个车,我按这铁皮「gongguang」这怎么按的进去的?
2个车子「啪」撞一下,谁更吃亏?谁更容易被撞成手风琴?这种都算是基本安全需求。
买第2台车子的时候,不少朋友就会开始考虑。
「哎」,车子刹车距离怎么样?碰撞测试成绩是怎么样的?A柱有没有弯?有没有主动刹车的?安全带有没有预收紧的?各种各样的东西。
对于这样的变化,吴正婷这篇硕士论文里面这么解释。
人的需求总是呈动态发展的,高层次的需求会逐渐表现出来它们的重要性,并且替代掉低层次的需求,成为优势需求。
就好像我们大家普通人一样的,基本需求就是衣食住行。
这些都能保障了之后,就开始想:穿能不能穿得更好一点、吃能不能吃得更精致点、住能不能住得更宽敞点、出行能不能不再挤公交……不是一样?
所以总得来讲,买第1台车的时候,我们对车子了解相对会比较片面,没办法了,就拿个价格去比比,然后主要的判断也是看看大家怎么说。
等到有了一定的用车经验了,车子也是出过事故了,自己也修过、撞过了,是不是?等到我自己第2台买的时候,是吧?
我到底要个大的还是小的?我到底是带娃还是上班的?经不经撞这个东西,对我自己的意义是怎么样的?相对来说,比第1台车买起来会成熟的不少。
既然都说到这了,复购用户、2次车主更加关注的汽车品牌有哪些?
国产的、日系的、德系的,第2台他们在刚才那几个品牌里面选什么?
他们第1台车子买的比如说是日系,第2台会不会继续买日系?
想知道这些很简单,关注我「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买车」就可以了。
「备胎说车」你关注搜索一下,然后在消息框里面打一个「买车」2个字,8条干货全部都跳出来了。
音频、视频、文字都有,挑你自己喜欢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参考文献
[1] 2021年中国汽车换购人群洞察.百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 吴凡.价格感知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3] 张明.城市消费者家用轿车品牌偏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
[4] 吴正婷.基于消费者心理的汽车安全配置扩散研究[D].湖南大学,2016.
由于年底了所以很多人都还是想要买车过年,之前喵哥也给大家列举过如果买车贷款需要注意的在合同格式条款里的一些坑,所以陆陆续续有朋友咨询喵哥,想让喵哥给大家算一下到底是贷款买车还是全款买车好,所以今天喵哥就来给大家算一笔账。这个算法其实是非常简
第1次去一家餐厅吃自助餐,我们一般是打开手机APP,看看大家推荐什么东西就拿什么了,结果总会拿到一些不合口味的。第2次去的时候基本上有数了,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不会为难我们自己的胃,对吧?买第1辆车和买第2辆车也是差不多这意思。百度和中国汽
买车注意事项 该怎么买车1、挑选合适车型刚拿到驾驶证且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需要练手,首先推荐二手车,当然买新车也可以,但价格不宜过高。就体积上而言体,尽量选两厢小车。排量及油耗方面,也尽量选择小排量车。2、汽车配置的选择仔细筛选实用配置,
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我国现在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买车可以说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寻常普通的事情。但是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家庭收入来确定,如果买了价格比较贵的车,超过了家庭承受能力,那么就可能会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截止到2020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2亿台,中国正式进入汽车大国。平均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汽车,有了私家车,日常出行都会更方便,有车还带来了哪些改变呢?还有一些家庭到现在也没有买车,有车和没车之间的差距
买车之前左右对比,本来只是想买个二手车先练手,看着看着就开始嫌弃二手车故障多,车况差。然后把目光放到了新车上,结果5万左右的车嫌弃配置低,10万左右的车嫌弃动力弱,15万左右的车嫌弃没面子。最后把目光放到了20万以上的车上,感觉一切都符合自
一 确定买车方式首先买车的时候,如果是普通的家用车,也不需要太多的流动资金,可以全款买车的,就尽量不要分期贷款买车,不仅仅是价格会贵一点,最主要是后期的手续方面也比较麻烦一点。买车的时候购置税、挂牌费、交强险、车船税是必须要交的,全款买车的
1、月收入买车对照表月薪多少买什么样的车,理论来讲月收入少于五千不建议买机动车月收入5000-8000适合5万左右的代步车月收入1万-1.5万适合15万左右的车月收入1.5万-2万适合20万左右的车超预算买车付款压力太大,并且后期维护保养,
建议一,3缸发动机不省油,买车一定要买动力最强的大家选择买车,千万不要听信车评人说:“3缸发动机可以省油,也不要相信汽车动力够用就行。”从发动机原理出发,相同排量的3缸发动机确实比4缸发动机更加省油。由于3缸发动机少了一个缸,就少了一部分零
看见喜欢的车就想买,现在大部分年轻一代人的需求基本都是看颜值,当然颜值对于销量来说的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现在这个追求潮流时尚的年代,但是买车归买车,看见喜欢的车也不能失去理智,预算不足就没必要强求,免得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所以这次
现在我们的交通运输网络非常的发达,出门坐火车坐飞机都是非常的方便,但是我们的人口数量也多,还是非常拥堵的,所以很多人都是有买车的想法,但是还又不懂行,就怕买不到好车还被坑,老司机就教你4步买车法,想买车的来看看,保证不吃亏。第一步要考虑清楚
买车变得越来越容易,买车也越来越多,现在不少刚毕业不久的小年轻也都买上车,用车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性,但买车毕竟是大件,不是买衣服鞋子那么看上眼了就买回去那么简单,今天喵哥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有些人买车前特别着急,买完回去就后悔了,都有哪些
国人买车的时候,无非就是下面几种情况,看心情,本来20万元的车给你优惠5万 6万,高兴坏了,感觉捡了大便宜,一冲动就买了。看样子,如果仅仅是因为喜欢车的外观,而没有充分考虑车辆的产品力,这样买车的话确实太盲目。看参数,感觉很专业,但是有点类
第一次买车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估计每个人都这样。为了买到一辆自己喜欢且动力充沛、性价比高的车型,大家会在网上找各种资料,看各种汽车测评,还会找身边的懂车的、买过车的朋友咨询。我买车时,也经历过这个过程,所以知道想要买车的“准车主”内心的
由于现在汽车普及越来越高,很多朋友都打算买车,所以在买车的时候,大家都想以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买到自己心爱的车。经常有朋友问喵哥,我们买车的话,到底是选择年中淡季买车,还是选择年底的时候买车?这两个季节买车,到底哪个季节买车最划算?今天喵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