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8:30:38 | 浏览:2796
都说人生有“四大喜”,前两喜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而我认为人和车相关的有两悲:“买完就降价,新车出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降价是喜闻乐见的好事情,但如果“消费”这一动作是在“降价”之前,甚至刚消费完就降价,就很难“喜乐”起来了。
最近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一股降价浪潮迅速形成,并席卷了汽车圈“半壁江山”。汽车市场这潭水,更浑了。
乱象
我老家县城有条街上挤满了服装店,每年春节前夕,我都会带着爸妈到这条街上逛逛,类似“原价XXX的服装,现在只要XXX”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
走进这些小服装店,你会发现铭牌上标的价格都不便宜,但不需要花费多少工夫,就能将价格砍到5折以下。相对于这些杂牌服装,汽车的定价要规范得多。
国内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每个汽车品牌都找到了合适的售价区域,对于什么级别车型该卖什么价,大家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默契。
最近湖北武汉出现的“12万的雪铁龙C6”显然打破了这一默契,作为一款合资中型轿车,它的尺寸快赶上中大型也就算了,这次价格更是直接越过了合资紧凑级,闷头冲进了国产紧凑级的“势力范围”。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还得从去年湖北推出的一项购车活动说起。
2022年,湖北省财政厅、商务厅、经信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开展促进汽车消费活动的通知》,原本这次活动的时间是2022年6月至12月,但在到期前,延长到了2023年3月31日。
活动时间延长,真相只有一个:去年六个月期间的活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眼看着又到活动截止的3月份了,想必是觉得效果依然不怎么理想,于是3月以来,武汉经开区联合东风汽车旗下车企携手开展一波让利促销活动,下了一剂猛药,“12万的C6”应运而生。
“12万的C6”指的是雪铁龙C6的入门版本“共创版”,这款车型的指导价是21.19万元,当地政府和车企共补贴9万,相当于裸车只要12.19万元。
起初,尽管这个活动出售的车型必须上武汉车牌,但外省消费者也是可以购买的,只是得一次性付清按原指导价落地的约24万元车款,9万元的补贴一个月以后返还。
没想到这波活动很快吸引到了全国众多目光,导致当地的C6供不应求,生产C6的工厂都被掏空了!于是后续开始增加户籍、社保等方面的限制,甚至出现了经销商向消费者追加数万元保证金的乱象,据说是为了防止黄牛介入。
抛开这些限制不谈,优惠是实实在在的,12.19万元的裸车价加上购置税、保险、上牌费这些,C6共创版实际上的落地价也就在14万元左右。而此前不久购买同款车型的车主,落地普遍花了18万元左右。
湖北此次“政企综合补贴”,涉及到的品牌不止东风雪铁龙一家,车型也不止C6一款,只不过这款车高达9万的补贴看起来最为突出。
自湖北以后,全国多个地区、多家车企掀起降价浪潮,据相关统计,降价车企的数量已超过了40家,某些经销商更是搞出了“买一台送一台”的噱头,比如买楼兰送轩逸、买bZ4X送威驰...
对于待购的消费者而言,其实降价潮带来的并不全是喜悦,相反,这种乱象造成了一种不安定感。一方面,部分消费者觉得这是购车的好时机,另一方面,又不确定是否会进一步降价。
近期不少车企推出了“90天内保价”的政策,显然是考虑到了消费者的这种复杂的心理,毕竟谁都不想做买完就降价的“冤种”。
起因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携妻子参加指挥一场在波斯尼亚举行的军事演习,没成想演习结束后遭遇塞尔维亚杀手行刺,夫妇二人双双身亡。
这件事史称“萨拉热窝事件”,其造成的后果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浪潮。
萨拉热窝事件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但其背后是各国之间酝酿了许久的矛盾。最近汽车市场的这波浪潮,“12万的C6”也算是导火线,根本原因也没那么简单。
我们看看在降价浪潮中表现最积极的一些品牌、车型,不难发现他们的有着一个共同点: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
东风旗下的合资品牌雪铁龙、标致降价的车型比较多,是因为它们整个品牌的销量都不怎么样;日产和丰田等品牌的整体销量虽然可以,楼兰、bZ4X这些车型却不怎么卖得动,所以优惠才会接近“买一送一”的程度。
聊到这你可能会说:“豪华品牌BBA都加大了优惠力度呢”。事实上,近些年BBA一直在加大优惠幅度,因为强如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不过这个压力不是雪铁龙给的,12万的雪铁龙和卖几十万的BBA有啥关系?顶多也就是对A3、1系这种BBA入门级的车型造成一点威胁罢了。
在我看来,国内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近几年都是“压力山大”,主要是受自主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先后崛起影响。前些年,一些自主品牌的燃油车靠着“低价格、高配置”的优势不断攻城略地,它们攻略的主要是合资品牌的城、地,由此导致合资品牌的车型价格不断下探。
南北大众和南北丰田这些合资品牌都还好,它们的壁垒够厚,雪铁龙、雪佛兰之类的三四五线品牌就难受了,降价也没能取得多高的销量。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情况再这样恶化下去,它们都要卷铺盖回自己祖国了。
自主品牌燃油车崛起之后,国产新能源车又站了起来,这点更为致命,像雪铁龙这种品牌的燃油车都不受欢迎了,造的新能源车会火起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自主品牌燃油车和国产新能源车两面夹击,导致这些一二线以外的合资品牌,连在国内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只能降价“断臂求生”。
BBA倒是受自主品牌燃油车的影响不大,不是自主品牌没有向BBA这些豪华品牌发起冲击,而是它们的“城墙”更高,自主品牌攻不上去。领克、WEY这些品牌就是一次次尝试,结果压根对BBA造不成威胁。
当然,正面刚不赢没关系,侧面“偷袭”也可以,自主品牌的燃油车没能威胁到BBA,国产新能源车威胁到了。之所以强调“国产新能源车”,是因为其中有特斯拉这个特别的存在,它不属于自主品牌,但算是“国产”,自从特斯拉国产后,配合自主品牌比亚迪直接“杀疯了”。
以前花二三十万买奥迪A4L的,可能准备去买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了;以前花四五十万买奔驰GLC的,可能刚提了辆理想L9。原本这些售价区间可都是BBA的天下,其它豪华品牌都只能喝喝汤,现在却受到了国产新能源的威胁。
新能源车的市占率在加大,对BBA的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BBA自身掏出来的新能源车却没有一款卖得好的,让它们都快对自身的品牌力产生怀疑了,难道我“奔驰宝马”的名头都不管用了?你说,这压力能不大吗?也难怪之前有奥迪4S店挂上“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横幅。
所以说,这么多品牌车型降价,并不是跟风雪佛兰,而是它们原本就有些绷不住了,这次刚好借坡下驴、顺水推舟罢了。
影响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人一旦过惯了奢侈的生活,想要节俭就很难了。同理,消费者们一旦适应了某款车很低的价格,如果以后把这款车的价格往上提一提,他们就很难再买账了。
这点凯迪拉克应该很有发言权,前些年用优惠换取了一定的销量,结果就是旗下车型只能越卖越便宜。人们习惯了裸车12万、补贴9万的C6,要是以后裸车价15万的C6还卖得动?湖北地区的消费者第一个不答应。
更关键的是,大规模地降价,会让消费者的传统理念崩塌、产生信任危机,比如大家会想:定价21万的车、12万就能提,原来汽车利润这么高啊?假如我买个优惠一两万甚至没有优惠的车,岂不是让他们赚翻了?
长期以来,汽车价格不透明,造一款车成本到底多少?厂家、经销商赚了多少?没谁会告诉你。你跑遍一个城市同品牌的10家经销商去询问同一款车的落地价,可能会得到10个不同的价格。后来特斯拉以及一众新势力选择采用直营的模式,价格倒是透明了,不用一家家4S店跑着比价了,但一台车赚多少,消费者依然没底。
通常情况下,汽车消费者是比较理智的,售价虽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往往是确定了想买的车型,再去谈价格,但大规模、大幅度的降价,无疑会出现因为降价而盲目购买的情况。
比如那些在活动期间买了“12万C6”的,可能之前没考虑过这款车,甚至本来压根就没考虑过近期买车。
如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为“感觉很便宜”而购买车型,厂家内卷、车型降价应该会进一步加剧,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是好事,但不排除某些厂家会“不讲武德”,利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进而拉低售价。
何况现在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内卷不再局限于品牌与品牌之间、车型与车型之间,更是出现在了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
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268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6%,如果“四分天下”,新能源车已经占了其一。
尽管不少国家都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但大家对于到了这些时间节点会不会禁售,始终保持怀疑。
一些“新势力”在此之前孑然一身,它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一头扎进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里,但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转型并非易事。因此,近些年大多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摇摆不定,普遍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推进力度并不大,失了先机,导致现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汽车销量逐年增长,在2017年达到了一个顶峰,此后开始下降,2020年降至2531.3万辆。尽管近两年销量略有增加,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不可忽视,可以这么说,近几年燃油车市场已经在缩小了。
很多人忽略了“12万的C6”对二手车市场的影响,那些前不久花18万提车的车主,如果现在去卖车的话,能卖9万就不错了,相当于打了5折。有这个前车之鉴,消费者对于购买燃油车势必会更加谨慎,即便购买燃油车,对于品牌保值也更加看重,一二线之外的品牌会更加受伤。
燃油车整体市场缩小、消费者购买燃油车更加谨慎,同时很多品牌的新能源车又没有冲出来,它们的生存势必会愈发困难,万般无奈之下,唯有靠降价保命。
基于以上分析,个人认为降价潮必定会进一步延续,所以想在这波降价潮捡漏的朋友,不必着急入手,大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文/优视汽车 斯达)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由于年底了所以很多人都还是想要买车过年,之前喵哥也给大家列举过如果买车贷款需要注意的在合同格式条款里的一些坑,所以陆陆续续有朋友咨询喵哥,想让喵哥给大家算一下到底是贷款买车还是全款买车好,所以今天喵哥就来给大家算一笔账。这个算法其实是非常简
第1次去一家餐厅吃自助餐,我们一般是打开手机APP,看看大家推荐什么东西就拿什么了,结果总会拿到一些不合口味的。第2次去的时候基本上有数了,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不会为难我们自己的胃,对吧?买第1辆车和买第2辆车也是差不多这意思。百度和中国汽
买车注意事项 该怎么买车1、挑选合适车型刚拿到驾驶证且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需要练手,首先推荐二手车,当然买新车也可以,但价格不宜过高。就体积上而言体,尽量选两厢小车。排量及油耗方面,也尽量选择小排量车。2、汽车配置的选择仔细筛选实用配置,
【太平洋汽车网 用车频道】很多没有购车经验的朋友,都会觉得4S店是一个“暗藏陷阱”的地方,生怕自己走进去就被薅羊毛。那么,第一次买车究竟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希望我们这份买车攻略能为各位汽车小白解惑。(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都说人生有“四大喜”,前两喜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而我认为人和车相关的有两悲:“买完就降价,新车出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降价是喜闻乐见的好事情,但如果“消费”这一动作是在“降价”之前,甚至刚消费完就降价,就很难“喜乐”起来了
首先,基础汽车养护方面1、不能用洗衣粉、洗洁精洗车因其含碱性成份,长期使用可使车漆失去光泽、哑色、干裂、生锈。应使用专用的水晶洁亮液或洗车液。2、汽车沾上污垢后要及时处理车子使用过程中受阳光辐射、酸雨侵蚀、时间一长易结合上各种腐蚀性污垢,如
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我国现在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买车可以说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寻常普通的事情。但是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家庭收入来确定,如果买了价格比较贵的车,超过了家庭承受能力,那么就可能会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截止到2020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2亿台,中国正式进入汽车大国。平均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汽车,有了私家车,日常出行都会更方便,有车还带来了哪些改变呢?还有一些家庭到现在也没有买车,有车和没车之间的差距
买车之前左右对比,本来只是想买个二手车先练手,看着看着就开始嫌弃二手车故障多,车况差。然后把目光放到了新车上,结果5万左右的车嫌弃配置低,10万左右的车嫌弃动力弱,15万左右的车嫌弃没面子。最后把目光放到了20万以上的车上,感觉一切都符合自
一 确定买车方式首先买车的时候,如果是普通的家用车,也不需要太多的流动资金,可以全款买车的,就尽量不要分期贷款买车,不仅仅是价格会贵一点,最主要是后期的手续方面也比较麻烦一点。买车的时候购置税、挂牌费、交强险、车船税是必须要交的,全款买车的
1、月收入买车对照表月薪多少买什么样的车,理论来讲月收入少于五千不建议买机动车月收入5000-8000适合5万左右的代步车月收入1万-1.5万适合15万左右的车月收入1.5万-2万适合20万左右的车超预算买车付款压力太大,并且后期维护保养,
建议一,3缸发动机不省油,买车一定要买动力最强的大家选择买车,千万不要听信车评人说:“3缸发动机可以省油,也不要相信汽车动力够用就行。”从发动机原理出发,相同排量的3缸发动机确实比4缸发动机更加省油。由于3缸发动机少了一个缸,就少了一部分零
看见喜欢的车就想买,现在大部分年轻一代人的需求基本都是看颜值,当然颜值对于销量来说的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现在这个追求潮流时尚的年代,但是买车归买车,看见喜欢的车也不能失去理智,预算不足就没必要强求,免得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所以这次
现在我们的交通运输网络非常的发达,出门坐火车坐飞机都是非常的方便,但是我们的人口数量也多,还是非常拥堵的,所以很多人都是有买车的想法,但是还又不懂行,就怕买不到好车还被坑,老司机就教你4步买车法,想买车的来看看,保证不吃亏。第一步要考虑清楚
买车变得越来越容易,买车也越来越多,现在不少刚毕业不久的小年轻也都买上车,用车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性,但买车毕竟是大件,不是买衣服鞋子那么看上眼了就买回去那么简单,今天喵哥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有些人买车前特别着急,买完回去就后悔了,都有哪些